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

教育

在國外喧騰已久的身材,尺寸,青少年自我形象認知問題,終於有國內監委發現,並拿來炒作了,這也算是一種趕上國際潮流吧,不過這篇文章從頭到尾充滿匪夷所思的怪異邏輯,我倒覺得,與其追蹤學生的體重,不如撥筆錢先檢查這些大人的腦袋,並強迫他們再去上一次跟教育有關的課程比較實際吧。

最奇妙的部分其實不是"林志玲之流"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(雖然這段話已經夠荒謬了),而是教育部長吳清基先生的發言"教育部長吳清基回應監委表示,學生不要拿模特兒做標竿,身高體重都要適當,身材均勻才美麗,教育部將和衛生署研究,是否能找到男、女各一名「典範」,做為學生角色認同的對象。"

所謂這種典範的建立,其中的意義便是,人天生條件如體型容貌的美麗有標準值,所以,如果跟他們最後選出來的"典範"不同的人(比例上絕對還是佔大多數),比如比較瘦,比較胖,比較高,比較矮,那麼這些人難道就不美麗了嗎?每個人先天的體質都是不一樣的,體型或美醜這種東西,如果不該追隨明星或模特兒當做標準,那追隨教育部和衛生署選出來的樣板也是大錯特錯,"選出一名典範"來叫大家不認同目前主流媒體的價值觀,改而認同他們選出來的標準,這種想法完全搞錯重點。

健不健康應該建立在生活習慣上,而不是身高體重比例這種制式的數字,教育應該要做的是鼓勵多元的身體形象自我認同,而不是試圖去"矯正"大家認同的對象。